终局处布局 新零售创业布局与思考
2017年刚刚过去,被很多人称为「新零售元年」。我们看到新的零售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投资渠道,投资机构已经押注了这条轨道;我们见证了这条轨道上出现了许多商业形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激烈的零售红海中,每日游仙只用了三年就成为了行业独角兽;在竞争对手倒下的情况下,它穿越了资本的冬天,融资超过了10亿美元。
从企业专业经理到初创公司的掌舵人。每日游仙创始人徐正先生将系统地讲述他在新零售领域的创业认知和三大布局。同时,他还将把自己创业以来的思考和反思作为一个额外的鸡蛋献给混沌大学的学生。
无论你是公司的专业经理还是创业精英;无论你是渴望学习创业方法,还是探索创新模式。这门课肯定会让你渴望学习,收获颇丰。
就像我们从事零售业一样,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我们通常都拒绝分享。后来,我听说是黑马学院。我说这不是为了分享,而是为了学习,所以我珍惜这个机会。
每日游仙成立时间相对较短,现在大约是第11个季度。我们公司不说“年”,因为“年”很小,说10个季度感觉压力很大,好像有很多事情要做。
为什么要这么做?红杉资本刘星刚成立的时候,就问我,我说我真的看到了一个百年不遇的机会。20世纪50年代,美国消费升级有沃尔玛,70年代日本消费升级有7-11。事实上,在2020年左右,我们说人们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物质需求,而是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那么,中国消费升级会出现什么样的物种呢?真的值得思考和想象。因此,我们做了一些基本的需求研究,发现80后、90后、00后将成为新鲜购买的主要群体。
微信图片_20171107180325
进入市场的时机在于『巧』而非『早』
做生鲜电商,每天进入游戏都很晚,10年前就有人在做,但是如果10点考试,2点到考场等6个小时,其实挺痛苦的。
根据我们的初步判断,2015-2025年是消费者(80后、90后、00后)从买菜自生力量到主力军的10年。人群变了,可能会出现很大的机会,所以进入市场的时机非常重要。
其实这三代人在80后、90后、00后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都是互联网化的,获取购买信息的内容、决策、交易都会在线,越来越方便。
第二,内容越来越优质。你甚至不能给我卖一条鱼。现在海鲜厂做的都是一道菜,一分钟一热就能吃。这个产品会卖得很好。坦白说,他们可能做不到,因为他们是独生子女,这是世界上很少见的新物种,与以前完全不同。
基于此,我们可以感觉到创业公司有很多行业机会。
早年,房地产行业出现了一波浪潮。当时,80年代后的人们开始租大量的房子和买房子。一些房地产初创公司在前端渠道进行互联网创新,但内容没有改变。用户想要的房子,无论是买还是租,还是这样的房子。连锁家族的卓在互联网革命中做得很好,所以当时的防守反击基本上是通过的。
在过去的两三年里,有许多电子商务从事跨境和母婴。一些初创公司看到用户对产品有了新的需求,就去海外将大量商品连接到中国。两三年后,这条路几乎走了。掌握渠道优势的京东和天猫将冲过来说,我也可以在国际和全球范围内购买。
因此,当我们去看一个行业机会时,如果两端(渠道端和内容端)没有很大的变化,企业家就会非常危险,传统的优势所有者利用资源的一端,就有机会进行防守反击。但我们看到,新鲜食品领域发生的事情是两端都在变化,也许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家有机会和刘兴老师刚才说的老戏骨一起做一些事情。
以人为本-实现『货找人』而非『人找货』
从长远来看,生鲜电子商务行业的用户必须购买多种场景的产品,包括家庭、办公室、道路、公共场所等。这四个场景非常典型。我们对此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用户需要越来越方便。
无论新旧,拐点是什么,我们都需要看看工业和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做了一些非常基本的事情,比如把冷库建在社区里。以前,中国的冷库去了城市,但当我们这样做时,零售的粒度会变得更薄,更方便。
例如,如果你每天推出办公室无人货架,你可以每天高频率地为用户提供最新鲜、多品类的商品。这是因为我们已经开始拥有社区级冷库。
因此,我们有机会进入商品寻找人的阶段。过去,所有开店的生意都属于人们寻找商品。我们试图让周围的女人(母亲、姐姐和情人)写下她们向往生活的100件事,她们不会写买蔬菜。我去商店看那些女人。我发自内心地认为,没有女人很高兴去商店买蔬菜。
如果这是事实,那些商店实际上是反人类的。因为我的目的是得到新鲜的蔬菜,你不能给我更好的体验,我必须去商店买蔬菜。我们看到这些阿姨并不容易,把垫子变成变形金刚出售,说我们想拥抱经济体验,包括许多零售商说商店做很多事情,但人性是人们不想去商店,你为什么要在那个市场上做文章?
微信图片_20171107180305
因此,我们大胆地认为,也许这些商店不需要它们。在移动时代,当人们的地位已经被知道,人们已经完全连接起来时,许多事情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滴滴做了什么?就是把人找车变成车找人。我再也不会在十字路口等车了。外卖做了什么?是找人而不是找人;今天头条做的也是找人的信息,而不是找人的信息。
未来,所有的业务都将越来越以人为本,而不是供给侧。有时候做生意就是这样。如果用户不方便,生意就不会持续太久。用户最好方便。为什么他们也方便?最好使用新技术。
因此,无论是商品还是场地,这些事情最终都应该以人为本,构建所有的元素。
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的零售至少在购买蔬菜。对于用户来说,两个维度离他最近:
第一,手机。下单后,30分钟送达。这个概念是什么?至少现在所有商店的现有分布都很难实现。
第二,当我转身时,我周围有一个商品,这是一个大数据,理解我。
因此,这应该设置在100米以内。超过100米,对于现代人来说,它被称为运动,有必要发送一个朋友圈来炫耀。在100米以内也很方便,就是在家里来回走动的感觉,在这个距离上,对用户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零售。
基于此,我们正在有序地铺设几个场景:
第一,最大的场景是家。
二、办公室。
第三,路上。
第四,一些公共场所,如shopping mall、医院、学区等。
每一个场景都需要供应链、物流基础设施、数据等。我们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做“回家”的场景。建前置仓的时候,很多人觉得我们很傻,但其实我们每个仓库都要看数据。就像冯卫东先生刚刚进入的精益创业一样,优鲜每天都在北京望京开始开仓。建一个后,他选择再建一个。如果仓库能赚钱,他就会前进。整个事情都是这样迭代到今天的。
徐正
在第一轮商店的第一个场景中,后台什么也没有。当时的优势是,我们以前是农业背景,有一群朋友,在世界上有很好的农场资源。
现在第二个场景相对平稳,就像第一轮的惯性一样。当我们现在铺设办公场景时,后台已经有了供应链、物流和一定的会员和数据。
数据意义的前提是高频重复
当然,更多的数据仍在沉淀,通过会员数据沉淀,每天新鲜会员每年购买60-70次,每个订单有8-10个SKU,大约每年购买600多个SKU,人与商品连接600次,是许多电子商务模式下连接频率密度的30倍,这意味着我知道用户下次什么时候来找我,需要什么样的商品。
如果10亿人一年只连接10次,1亿人一年只连接100次,那么后者的数据是有意义的。现在各行各业都开始在云上用人工智能处理大数据,但是什么样的大数据最能处理或者带来新的应用呢?必须是高频重复数据。
因此,我们认为数据密度也非常重要。现在,每日优质新鲜食品在供应链密度、物流密度、会员密度和数据密度方面的优势帮助我们在每个场景中都做得更好。
对于上游,我们正在制定一个维护计划,为用户包装好的供应。我特别同意刘兴老师刚才提到的质量。质量是利用制造业的原始理念(人工材料)。好材料、好工作和好人都做到了。基本上,事情是可靠的。
所以,我们现在把世界上很多这样的好东西包起来,一起升级供给侧。
我们也在布局前置仓库。现在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有20多个城市,每个区域2-3公里周围都有一个日常新鲜的前置冷库。该冷库包括冷藏、冷冻、恒温和室温,允许用户在任何地方下订单,并在一小时内交付产品。我们也在很多地方推广30分钟的服务,所以我们将来可能真的不用出去了。
基于上述网点的布局,我们现在开始推广会员制度,这使我们受益匪浅。原来我们做市场,一年的广告预算超过10亿。经过一般调查,我们发现用户最具影响力的渠道是亲友的推荐。一般来说,我们会删除这一点,因为我们当时什么也做不了。
但现在不同了。在移动互联网的趋势下,整个营销基础设施已经成为社交网络。在过去的2年里、在过去的三年里,快速增长或健康增长的公司或多或少都有能力让用户通过社交网络进入市场。我们现在有40%以上的新客户是由我们的会员推荐的,这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自我增长速度。
此外,大数据确实是我们现在开始投资的事情。融资完成后,我们邀请了美国谷歌的同事来建立这种能力。原来我们只在物流系统上有大数据应用,现在可能在整个链上,包括智能产品选择、定价和调度,直到每个办公室的用户都喜欢什么。
有一天,一位用户告诉我,我们的办公室似乎有一个强大的宝藏。我说因为你晚上8点以后有更多的订单,我们会推荐这个产品,吃它会更有活力,我们正在开始做这样的应用程序。
在过去,我们一直在做一些与时间交朋友的事情。2020年以后,当我们的新力量成为主力军时,我们可能会真正爆发新的零售基础设施。现在新的零售业态不多的时候,我们会向前迈一步,希望围绕社区层面建设整个基础设施。
毕竟,我们仍然希望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享受美味的食物,尤其是女性用户不必去商店买,这是我们想做的最简单的事情。
附件
终局处布局 新零售创业布局与思考
1.62 GB
百度云盘资源
百度云盘分享下载
下载文件
1.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点击版权投诉。敬请谅解!
2.如遇下载链接失效、解压密码错误等问题请点击 提交工单
3.在下载源码前,请务必要仔细阅读并接受 购前/下载协议 购买即视为您同意该协议!
游人客栈 » 终局处布局 新零售创业布局与思考